关注民勤的生态问题;5.2当地政府的重视;武威市上主要领导带领有关部门和县区领导进行石羊河;5.3与罗布泊的比较;罗布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一;民勤县,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隶;6.石羊河民勤水资源现状原因分析;6.1上游来水;石羊河是一条季节性的河流,每年的六七月份才有水,;6.2用水增加;人口的增加和国民经济的增长,用
石羊河流域调查报告;时间:2006.8.25;2006年7月8日—7月12日,由我与6名学生组;石羊河的变迁,直接影响到民勤绿洲的存亡;1.石羊河流域总体自然,社会状况概述;1.1石羊河流域总体自然,社会状况;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河西地区东部祁连山北麓,介于东;石羊河是甘肃省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扼守着河西走廊;1.2石羊河流域各水系的情况;西大河和东大河在永昌
石羊河流域调查报告
时间:2006.8.25
2006年7月8日—7月12日,由我与6名学生组建的社会实践小分队,经过前期紧张的准备后,踏上了为期四天全程四百多公里的调查。通过实地考察,与百姓交谈,与当地主管部门交谈,与在当地进行国家基金项目的工作者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活动,获得第一手资料,分析研究了石羊河流域内社会,环境情况及当地政府,人民在保护绿洲,保护环境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
石羊河的变迁,直接影响到民勤绿洲的存亡。今日,石羊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干旱缺水的地区,荒漠化的加剧,生态环境愈加脆弱。为了拯救民勤绿洲,决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国家,政府,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用无畏的信心书写生存的悲壮,与抵御风沙的豪情。而水成为维持生存,延续生命的希望。
1.石羊河流域总体自然,社会状况概述
1.1石羊河流域总体自然,社会状况
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河西地区东部祁连山北麓,介于东经 100°57′~104°57′,北纬 37°02′~39°17′之间,是河西干旱荒漠区三大内陆流域之一,全长 300 余 km2,面积 41163km2。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石羊河水系是由若干发源于祁连山、主要靠降水补给的相对独立的小河流组成。自西向东主要有西大河、东大河、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古浪河及大靖河等。上游的祁连山地属高寒湿润区和高寒半干旱半湿润区,年平均气温 2~4℃,年降水量 200~700mm;中下游的武威和民勤盆地属温带干旱区,年均气温 6~8℃,年降水量 50~200mm。
石羊河是甘肃省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扼守着河西走廊的门户,流域涉及武威、金昌、张掖和白银4市9县(区),空间位置十分重要。这些地区是甘肃省工业集中,农业发达的地区,在甘肃的经济发展中又较重的作用,是国家商品粮基地。沿途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厂矿聚集,是河西绿洲的母亲河。
1.2石羊河流域各水系的情况
西大河和东大河在永昌出山,西大河最终流入永昌与民勤交界处的昌宁盆地,东大河汇入民勤盆地。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和黄羊河在武威出山,在洪积扇带,地表水大量渗漏转化为地下水,在扇缘地带又以泉水形式溢出地表,先后汇流成石羊大河。石羊大河北流穿过红崖山山口,进入民勤盆地。古浪河和大靖河在古浪出山,古浪河汇入石羊河后流入民勤盆地,大靖河则消失于下游的腾格里沙漠。在现代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下,东大河与古浪河的水量实际上分别在永昌与古浪境内就消耗殆尽,只有少量地下水汇入民勤盆地。也就是说,目前,大河在永昌出山,西大河最终流入永昌与民勤交界处的昌宁盆地,东大河汇入民勤盆地。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和黄羊河在武威出山,在洪积扇带,地表水大量渗漏转化为地下水,在扇缘地带又以泉水形式溢出地表,先后汇流成石羊大河。石羊大河北流穿过红崖山山口,进入民勤盆地。古浪河和大靖河在古浪出山,古浪河汇入石羊河后流入民勤盆地,大靖河则消失于下游的
腾格里沙漠。在现代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下,东大河与古浪河的水量实际上分别在永昌与古浪境内就消耗殆尽,只有少量地下水汇入民勤盆地。目前,仅有在武威出山的径流流入民勤盆地。
1.石羊河西营河灌区段自然,社会状况
2.1流域位置
西营河灌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的武威市城西,于东径101°45′~102°04′,北纬37°30′~38°10′之间,东临金羊、永昌两个井泉灌区,东南邻金塔河灌区,西北与永昌县东大河、清河灌区相依,西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铧尖乡接壤。西营河源出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东部冷龙岭北麓,主干流宁昌河,支干流水管河,支流从东北往西南起有土塔河、响水河、龙潭河、驼骆河、青羊河,平均海拨3312米,主干流宁昌河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铧尖乡水关口处汇合始称西营河,流经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入四沟咀西营河水库,往东北流10公里经西营河渠首引入总干、五干渠,河源到渠首全长约80公里,总干下部分四条干渠,五干下分二坝支干渠,东通石羊河,北接东大河。四沟咀以上流域面积1455平方公里。老河道分割成两条主河道,东南侧清水河,流入海藏河、西北侧为五坝河、流入南沙河,汇入石羊河。
2.2自然条件
西营河灌区多年平均径流量3.6996亿立方米,渠首引水量2.58亿立方米,河源上游多年平均降水304.3毫米,灌区多年平均降水179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2000毫米。地表径流以大气降水为主,年平均流量3.83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12.17亿立方米/秒,东西长40km,南北宽35km,总面积67.58万亩
2.3用水状况
西营河灌区耕地面积41.18万亩,设计灌溉面积38.4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7.83万亩,保灌面积25.5万亩,灌区辖13个乡镇、103个村,986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15.6万人,人均占有耕地2.2亩,牲畜23.3万头,年粮食作物产量1.64亿公斤灌区设计灌溉面积41.1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7.56万亩,田间配套面积18.76万亩,灌区辖15个乡镇,104个行政村,986个村民小组和部分机关农场,有人口15.6万人。灌区内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马铃薯、荞麦、大麦、谷子,经济作物主要有胡麻、油菜、甜菜、葱、蒜等地方农林特产作物。
3.石羊河流域段沙化地区的治理状况
3.1国家基金项目——节水项目,沙产业。
在武威沙漠公园来自国内科研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国家干旱生态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了石羊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为探索石羊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规律,长期致力于节水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沙漠水合理利用、生态治理等研究,给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恢复和节水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数据,利用多年试验研究
成果,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节水理念与生态治理模式,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对石羊河流域天然生态、小流域水资源、不同农作物等进行观测与试验研究。
据一位中国农业大学(农水系)研二的研究生介绍,目前承担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进行石羊河流域系统研究,引进国际先进的试验仪器和设备,运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水资源的机理探索。如沙生植物的蒸发量有多少? 小麦、葡萄、玉米、棉花、西瓜等不同作物的耗水有多少?地下水如何进行转换的? 并带领我们进行了参观。
地处武威市境内东北部的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是1987年经原国家林业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成立的县级事业单位,全境均属腾格里沙漠,总面积18.16万公顷,主要从事沙漠综合治理、濒危动物保护、繁育、研究和多种经营活动。 沙产业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最大限度固定转化太阳能,发展“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知识密集型的新型农业产业 太阳能高效率高洁净小球藻生产实验示范。该中心利用美国连体温室引进封闭式管道化小球藻生产线,建成占地604平方米小球藻生产车间,安装四单元太阳能光合生物反应器一座,运用现代高新科技最大限度提高太阳能光合集成效应。采用优化的营养液配方、先进的分离设备和低温干燥技术,生产纯净高蛋白、高质量小球藻产品等先进的技术发展沙产业。
4.石羊河民勤段自然社会状况
4.1流域位置
石羊河民勤段是石羊河水域的下游。南邻武威、西南毗连金昌,西北和东南与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左、右二旗相接壤。东径1 0 1°至1 0 4′1 2,北纬3 8′3至3 9′2 7。地跨南北两个盆地其中民勤盆地,东西长2 0 3公里,南北宽1 5 0公里,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倾,地面纵坡为1‰,平均海拔为1 3 5 0米。浩瀚的腾格里大沙漠横贯在县境东部,习称东沙窝,荒漠连绵,门有大小湖盆,面积约5 5 0 0平方公,为境内荒漠里草场牧业区之一。
4.2气候条件
属温带干旱地带,境内气候属中温带干早区、蒙新区干燥沙漠性气候,年降雨量1 1 0毫米,并分布不均,在7-9月,蒸发量大,年均26 0 0毫米,为降雨量的2 5倍,干燥度5.3 3,相对湿度平均在4 5%左右。绝对无霜期1 3 0天,气候变化剧烈,干旱缺水,风大沙多,热量丰富而水源不足,土质松散而风沙频繁,植被稀疏而联系脆弱,蒸发强烈而盐碱严重,平均日较差15.2C,极端日较差为32℃。。全年多西北风,风力一般在6至8级,最大力11级,春、冬两季尤为频繁。每年8级以上大风在3 0天以上,日照时数长年均在3 0 2 8小时,光辐射强每平方米1 3 7.2 2千卡,昼夜温差大,年均日较差15.2℃;年均气温7.7℃,最低(一月)均温一1 0.1℃,最高(七月)均温23.3℃,经常性灭害天气有沙暴、霜冻、干旱相干热风。尤其夏季危害农作物的干热风达半月左右。冬天多西北风及强烈的起沙风,易卷起巴丹吉林的浮沙相石羊河各新,老河道的淤沙危害最大。故旧县志有“十地九沙,非灌不殖”的正确结论。
4.3 地形地貌
广袤的巴丹吉林沙漠迤逦于县境西部,习称西沙窝。有茫茫戈壁和剥蚀山丘,面积约8 0 0 0平方公,为本县西部主要牧区。中部绿洲,狭长平坦,属石羊河下游冲积、湖积平原。地势基本平坦,面积2400平方公里,是本县农业区。北盆地四周低洼环拱,西部包疙瘩海拔1 9 3 6米,为全县最高点,东北部白亭海,海拔1 0 0 0米,是内陆湖盆底,为境内最低凹地。东、西、北二而为腾格里和巴丹吉林大沙漠所包围,是一个地形封闭的内陆荒漠区。主要农田绿洲,深入沙漠腹地,早窄环状分布, 由沙漠到农田绿洲,由天然荒漠系统到农田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生态类别。由于特定的自然条件,潜在的触发沙漠化发生和扩展的因素是普遍的。
4.4历史状况
民勤的历史,足一部治水治沙的历史。根据《五凉考治六德全集》第二卷《镇番县志》记载:明末清初,民勤仍然是.一个“土沃泽饶”, “可耕可渔”, “繁荣胜于内地”的富饶美丽之乡。 “木多榆、杨而槐、桑、桐并茂”。“果具常品,桃,杏,枣,梨随在有之。葡萄分青紫二色,苹果为上品,惜所殖无多也”。青土湖一带,曾是“碧波荡漾,芦苇丛生,野鸭成群,游鱼可数”的湖泊景观。
4.5用水现状
民勤段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8%左右,农业用水是民勤用水的大户。民勤耕地灌溉面积多年来不断发生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耕地灌溉面积大约在73万亩左右,进入到了20世纪90年代,耕地灌溉面积不断扩大,最高时达到105万亩。之后随着民勤地表水资源来水量的减少、地下水超采以及盐渍化的加剧,耕地面积逐步缩小。2000年有耕地面积为93万亩,主要集中在坝区、泉山和湖区,占耕地面积的83%。
民勤工业总产值为3.98亿元,工业用水为0.07亿立方米,占全部用水总量的0.88%,折合万元产值为176立方米/万元,比全国平均定额98.6立方米/万元(1997年)高出近1倍。其主要原因是民勤地区多以资源-加工混合型为主,而且技术含量底,所以造成耗水量大。民勤生活用水量0.1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1.26%,人均用水量为33立方米/人•年,低于全国平均43立方米/人•年水平,与内陆河地区持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水资源利用量将增加。根据民勤的生态环境状况,必须将生态需水提高到一定位置,并予以保证,生态环境才能得到逐步改善。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 民勤绿洲生态需水量约为1.23亿立方米。可见农业需水量占有很大比重,其次是生态用水。
水资源严重短缺民勤县境内唯一的地表径流是从南部入境的石羊河,但这条唯一的地表径流的来水量在不断减少。目前,流入下游民勤境内的地表水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5.42亿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8000万立方米,流入民勤的地表径流量占石羊河流域总径流量的比例也从以前的30%减少到近年的不足7%。民勤县年需水量7.72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差6.13亿立方米,而供需差全部靠提取地
下水供给,这样全县年净超采地下水就达到4.288亿立方米,照这样下去,用不了17年民勤的地下水就会被抽干。同时由于地下水超采,而地表水补给不足,导致民勤县地下水质急剧恶化,水质矿化度平均达5.8克/升以上,最高的地方达10克/升左右,远远超过了人畜饮用水矿化度临界值。
4.6石羊河民勤段流量的变化
石羊河进入民勤的水资源量不断减少,最高年代达到5.42亿立方米,进入21世纪的前两年,平均为0.93亿立方米。来水量减少的原因是两个,其一是石羊河来水量整体减少,与此同时,上下游的用水比例却一直下降,上游不断地挤占下游用水,导致下游生态环境的恶化。
同时石羊河水的污染也使民勤绿洲受到威胁,由于中上游排污,一些河段散发难闻的臭味。地处石羊河最下游的民勤县,有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每年进入民勤的地表水由上世纪50年代的5.9亿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1亿立方米,全县绿洲面积不足1000平方公里。缺水和水源污染让民勤绿洲面临严峻威胁。
4.7石羊河红崖山水库库存水来源状况
红崖山水库始建于1958年的民勤县红崖山水库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交汇处,石羊河流域末端,总库容9930万立方米,水域面积25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90万亩,是维系民勤绿洲生存发展的生命工程。它是世界第二大亚洲第一大沙漠水库,是民勤县唯一的一片地面水源,不仅保障着民勤县77万亩耕地的农业灌溉,而且还是当地30万人口饮用水的补充水源。库存水的来源主要有:上游个石羊河水系来水,景电二期工程黄河——民勤调水(经景泰、古浪、武威、民勤四县,将黄河水跨流域输入民勤红水河,经石羊河注入红崖山水库,输水流量6立方米/秒,年调水量6100万立方米。)。民勤县多年平均降水110毫米,蒸发量为2650毫米,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4倍。民勤境内唯一的地表水资源为石羊河。在民勤地表水资源径流有三部分,其一是基本径流,主要为上、中游灌区露头的泉水;其二是冬、春季余水,它主要是由中游灌区因季节不易利用水组成;第三为洪水,在降水集中期间中上游控制下泻的水资源。这些水资源最终流入民勤城西南红崖山水库。
5.做过和正在做的事
5.1国家领导,省政府的重视
2001年以来,温家宝总理7次作出重要批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2001年以来,甘肃省民勤县先后接受国家和省市生态治理以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30多个,有效遏制了荒漠化蔓延趋势。2006年2月25日,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应急项目正式启动了。温家宝总理也非常关心民勤治沙问题,近几年先后作了8次批示和2次指示。今年两会期间,3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与甘肃代表团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又一次谈到了甘肃的生态保护问题,这是温家宝总理对民勤治沙的第十一次牵挂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