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石羊河实验站2024年度总结交流会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5-01-1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025年1月14日,石羊河实验站(甘肃武威绿洲农业高效用水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24年度总结交流会在新图书馆报告厅召开。实验站名誉站长康绍忠院士、副校长杜太生站长、常务副站长佟玲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水院党委书记沈立峰出席并致辞。会议由副站长、水院副院长牛俊教授主持,实验站15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站长杜太生首先作2024年度工作总结报告,重点梳理了一年来的工作成效,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部署了未来的重点任务。报告从党建引领、条件建设、观测研究、示范服务、交流合作、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工作思考八个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系统总结了该年度工作。此外,杜太生站长对实验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思考,包括如何开展更具特色的科学观测和研究、如何加强实验站内外的合作以使研究成果落地生根、如何更好地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如何培育具有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以及如何实施规范化管理以确保岗位职责明晰并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他指出实验站需继续处理好六对关系,包括长期观测与短期试验、站内试验与站外示范、学校与地方共建、团队发展与个人发展、实验站科学观测任务与师生个人研究兴趣、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同时,做好六个方面的统筹协调和规范管理,包括严控规模,对标对表国家站“观测、研究、示范、服务”四大主业;协同配合,做好国家站“开放、运行、规范、保障”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引导做更有引领、更有深度、更有应用潜力、更能增效的研究;长短结合,做好底盘试验(长期稳定)和拓展试验(动态调整);服务需求,做好项目和地方需求衔接,谋划“百亩试验、千亩示范“工作;空间拓展,统筹好定位观测地、项目实验地、新增临用地、工程建设用地。

沈立峰书记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实验站过去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感谢康院士、杜站长及石羊河团队为学院所做的巨大贡献,支撑了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沈书记希望实验站团队成员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向成绩优秀的同志学习,做一名有较高战略思维和闯劲十足的石羊河人,全方位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他期望各位老师在学术探索的道路上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进步与成就,人生旅程愈发宽广无垠。最后,沈书记勉励团队老师和同学们要做有理想的人、有定力的人、有文化的人!

随后,实验站团队老师就承担的部分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交流汇报。佟玲、毛晓敏、王素芬、牛俊、黄兴法、李思恩、丁日升、郝新梅等分别就农业科技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西北内陆干旱区多水源配置与高水效农业关键技术和装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绿洲多尺度土壤盐分监测预报与系统”、“微灌土壤水肥气热盐互作机制与作物高产优质调控技术”、“主粮作物高产优质水分需求机理与智能调控方法”、“主要粮经作物需水信息采集与需水量智能预测预报”,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项目“华北农田灌溉发展战略研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课题“农田与城市生态系统状况本底调查和数据集成”,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麦田节水灌溉机械化”、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水分管理与节水技术”,“千岛湖典型流域农业氮磷转化过程及净水农业示范”等进行了专题汇报。项目进展交流后,颁发了实验站2024年度工作人员管理贡献奖、学生管理贡献奖,《石羊河印记》征文优秀奖等。

康绍忠院士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高度肯定了实验站全体成员一年来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日常管理等各个方面工作;每一位成员在过去的一年里,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长,为团队的整体进步和实验站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康院士强调,此次总结交流会不仅是一个回顾过去、总结经验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进一步加深了实验站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了彼此间的工作交流与合作,为未来的进一步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康院士对实验站成员提出了新的期望,希望大家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开展具有重要影响和学科特色的科研工作;进一步加强成果凝练,发表带动学科发展的高水平论文;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使科技成果落地生根,提升服务高水效农业发展和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战略的能力;进一步探索团队管理新模式,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使团队每一位成员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并让年轻人快速成长起来。此外,康院士还就2025年实验站重大工作进行了相关部署安排。最后,他鼓励大家持续创新,勇于挑战,不断追求卓越,取得更大的成就,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发展的大局之中,为推动国家站发展和我国农业高效用水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实验站总结交流会结束后,同学们通过多种形式分享了在实验站生活和工作期间的点滴故事与难忘岁月,表达了大家继续携手并进、共同书写实验站辉煌篇章的决心和信心。




参会人员还有刘志丹、刘文丰、程强、田菲、陈曦、方瑜、杨晓琳、法科宇、陈金亮、王棣、康健、陈世超、邹民忠、陆红娜、李小娟等教师,高佳、杜斌、廖祺、范云飞、何子建、张绍武、张海洋、李昱鹏等博士后以及实验站研究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