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河实验站2024年第十七期学术交流会 |
|||
|
|||
时 间:2024年9月6日晚19:00 地 点:石羊河实验站214会议室 报告人:焦凤丽 题目:宽幅精播种植提升免耕麦田光合作用及水分利用效率 内容简介:水资源短缺和耕地质量下降成为粮食作物稳产高产重要的瓶颈限制因素,在保障小麦稳产的同时采取合理措施实现节水减排是粮食生产的重要挑战。在实际生产中,免耕显示出蓄水保墒、低碳减排的优势,但是,其降温效应阻碍冬小麦的产量提升。与之互补的是冬小麦宽幅精播种植模式,该模式通过改善冠层结构、增加有效穗数,有效的提升冬小麦产量。因此试验中将免耕和宽幅精播种植模式结合,进行耦合作用下产量优势解析。 研究以冬小麦光合特性为切入点,通过宽幅精播种植方式充分激发冬小麦生长补偿效应,摸清“免耕宽幅-群体生长特征-光合特性-产量补偿”这一过程链条的逻辑关系。系统探讨免耕减排结合宽幅精播种植模式的综合效果,考察其对光能利用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探明宽幅精播对水分利用、产量提升、光能利用的协同增效机制。 结果表明,免耕能够增加土壤蓄水,降低土壤蒸散量,单茎数的降低带来的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有效穗数的下降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宽幅精播种植模式协同提升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干物质积累、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进而提高籽粒产量;宽幅精播对免耕带来的产量损失具有补偿效应。 报告人:景博 题目:异质环境中基于临界氮浓度的氮素营养诊断 内容简介:作物临界氮浓度指作物达到最大生长潜力时所需的最低氮浓度。基于临界氮浓度的氮素管理由于其可靠性而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人们对临界氮浓度的理解和测量方法进行了持续的改进和完善,并应用于多种作物。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环境。首先,土壤中氮肥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灌溉制度,目前基于单一灌水量的氮素诊断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需将临界氮浓度的拟合系数与灌溉量联系起来。其次,目前缺少关于不同种植结构下的作物临界氮浓度相关研究,如间作系统中存在氮素互补、光竞争等多方面相互作用,基于单一作物的临界氮浓度已很难满足间作系统复杂的氮素吸收过程,需考虑物种间的竞争效应。因此,本研究通过考虑不同灌水量和种植制度下的影响因素,尝试建立异质环境中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以拓宽临界氮浓度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