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石羊河实验站2023年第十一期学术交流会

发布日期:2023-08-1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时 间:2023年8月11日晚20:00

地 点:石羊河实验站214会议室


报告人:段世名

题目:根系表型组学研究进展及定向播种对根系系统的调控

内容简介:根系对植物在逆境条件下增强抗逆性和提高土壤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提高作物根系在逆境下的表现是解决未来粮食短缺问题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根系生长环境复杂,传统根系测量方法费时、费力、且破坏性强,使得根系研究发展缓慢。表型组学通过高通量表型平台建设与探索根系表型生理功能相结合,为进一步提高育种效率和科学栽培管理提供新的契机。本次汇报主要介绍了根系参数与根系表现性状的联系,讨论了根系表型的主要观测技术,特别是田间原位测量技术,并介绍了其在作物根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同时也注意到根系表型组学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并相信根系表型组学将为研究者提供新的视角。此外,根系特征受遗传控制和环境影响,品种改良和农艺措施均可调控根系生长并改善根系表型结构,“窄、深、低”的理想根系构型对提高根系系统吸收土壤水的效率,缓解干旱地区农田缺水现状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不同的种子播种方向会显著影响根系角度和冠层结构,本研究以小麦和玉米为对象,采用发芽纸试验、桶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定向播种对作物地下部生长的影响机理,结合种子发芽及出苗特征,地上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及根冠比等地上部特征,确定了不同水分环境下可提高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的最适播种方向。


报告人:赖珍林

题目: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河西地区滴灌春玉米生长的耦合效应研究

内容简介:水资源短缺和水氮利用效率低是限制河西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优化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是有限灌溉条件下促进作物节水节肥、高效生产和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以河西地区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春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两个春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强盛51”)生长、生理、冠层结构、籽粒灌浆过程、叶片衰老过程、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耦合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春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组合及其阈值区间。试验研究表明优化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可以提升玉米冠层内的光分布及光能辐射水平,提升单株或群体的冠层辐射截获能力,有助于地上部干物质量的累积。叶片衰老过程和籽粒灌浆过程与作物产量形成息息相关。试验结果揭示了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及其交互作用对两个春玉米品种冠层衰老特性(叶片衰老起始时间、平均速率、和最大速率等)的影响效应,建立了基于Logistic方程的叶片衰老和籽粒灌浆动态过程模型,明确了平均灌浆速率、灌浆结束时间和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与百粒重之间的定量关系。最终,基于主成因分析法及构建产量、经济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与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提出了多目标最优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阈值区间,实现了节肥、增产、增效综合效益最大化。


欢迎各位老师与同学参加!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