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武威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大会在我院顺利召开 |
|||
|
|||
2023年4月25日上午,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武威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大会在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举行。验收会由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环小丰副处长主持,参加竣工验收的专家包括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彭伟蔚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张辉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阎存立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卢元军研究员、农业农村部财会中心孙明丽高级会计师、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韩莉妲副研究员、北京先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虞从映注册咨询师。参与验收的我校专家主要有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重大专项处处长崔福浩、水院副院长肖若富、财务处专项管理办公室主任关心、基建处综合管理办公室主管黄颖、国有资产管理处杜龙龙、国有资产管理处马姝婷、实验室管理处唐黛晴、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武威)副站长李思恩教授、佟玲教授、丁日升教授及实验站10余名工作人员与研究生代表。 2016年9月,农业部正式批复我站申报的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武威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农办计[2016]76号),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移动式防雨棚600平方米、测坑24个;购置涡度相关系统、流动分析仪、光合作用测定系统、能量平衡系统、自动气象站、土壤呼吸测定系统、消解系统、高精度冠层测温仪、植物光谱分析仪各1台(套),购置农用皮卡车、大型喷药机各1台(套),建设物联网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核定项目概算总投资384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108.82万元,仪器设备购置费24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22.68万元,预备费11.5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预算内投资。 李思恩教授代表实验站向验收组系统汇报了项目建设背景、项目申报与审批情况、项目建设完成情况、资金使用、决算审计、项目管理、档案管理、项目实施成效等,并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向验收组展示了正在运行的各个设备。该项目实际完成建设移动式防雨棚592.52平方米、测坑24个(地下面积251.06平方米);购置涡度相关系统、流动分析仪、光合作用测定系统、能量平衡系统、自动气象站、土壤呼吸测定系统、消解系统、高精度冠层测温仪、植物光谱分析仪各1台(套),购置农用皮卡车、大型喷药机各1台(套),建设完成物联网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根据测坑系统正常运行需求,增加翻斗流量计1台、流量计支架1台、土壤溶液提取装置1台、土壤水分探头2套。建安工程于2017年9月开工,2017年11月完工并经四方验收合格。仪器设备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运行正常。通过该项目的建设,获取了一大批基础科学数据,显著提高了科研基础设施装备水平;支撑了平台建设,为实验站2021年入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奠定了重要基础,支撑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一大批国家级项目的开展,获得了一批重要知识产权和成果奖励(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21)、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2)、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2)),支撑了实验站社会服务与推广的重要使命。 在验收质询环节,专家组就测坑传感器增购、测坑面积、雨棚面积、测坑土壤回填、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财务等各个方面的疑问与项目组进行了坦诚交流,专家们认为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档案完善,体现了国家站的管理水平。在查验档案部分,专家组认真查阅了项目所有档案资料和财务账目资料。随后,专家组召开闭门会议,讨论形成验收报告和竣工验收表。 本次验收专家组组长彭伟蔚代表验收组宣读验收意见,认为:“该项目完成了批复的各项建设内容,工程与设备均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建设单位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落实了招投标制、合同制和监理制,项目管理规范。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符合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相关规定。项目档案资料齐全,已分类立卷。项目建成后运行正常,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建设目标。验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康绍忠院士代表项目建设单位发言,他首先向农业农村部以及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对参与验收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辛勤地付出表示真诚的致谢,对负责项目实施的实验站各位管理人员致以诚挚的问候。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显著提升了实验站基础观测条件,为实验站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针对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实验站将认真落实。期望农业农村部对实验站建设继续给予支持,实验站团队将永葆“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石羊河精神,不断深化科技创新,用扎实的成果来回馈部委的关心和支持! 此次实验站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大会,不仅是对项目建设成果的总结和展示,更将推动我校农业建设项目管理的规范化,为我校平台建设和学科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